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南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南昌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访问量:

各县(区)教体局,开发区(新区)教办(中心),局属学校、省属事业单位办学校、市管民办学历教育学校:

为推进南昌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南昌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8-2020)》的要求,现将《南昌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详见附件1)印发给你们。

各县区、学校、相关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务必配合计划,从自身需求出发,结合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做好相关的工作,共同推进南昌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附件《南昌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为推进南昌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南昌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结合南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努力构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服务模式,更好支撑南昌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教学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要以融合提效能,以创新促发展,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坚持深化应用。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

坚持完善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探索建立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

坚持协调推进。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分层指导、分类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努力形成特色,形成全市教育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

二、目标任务

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总体要求,以“互联网 ”为载体,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手段,形成政府规范引导和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持续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服务供给模式,在实现“三通两平台”基础之上构建新型“互联网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教育资源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南昌教育大数据平台和支撑体系,推动教学个性化、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全覆盖,重点抓好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推进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应用系统,深化教学应用,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 ”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及教育治理新模式,推进南昌“智慧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三、实施行动

(一)教育城域2.0大升级行动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江西省教育省域网建设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统筹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接入南昌市教育城域网,推进南昌教育城域网带宽提速升级,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保证教育城域网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南昌教育城域网。对接江西省教育省域网,实现省、市、县(区)、校四级高速互连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提升南昌教育城域网带宽,实现南昌教育城域网万兆核心,市、县(区)两极万兆互连,县(区)、校千兆互连;三是实现教育数据中心上移,建设市级教育数据中心,鼓励县(区)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政府或第三方成熟的数据中心,县(区)要逐步将各类分散部署的信息化应用向数据中心迁移,市级教育数据中心可为有需求的本级和下级应用提供云服务。

(二)“互联网 教育”平台大提升行动。

市、县(区)建好教育管理门户与资源门户融合的“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集成各类管理系统、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实现统一用户身份、统一基础数据、统一数据交换和统一应用管理。一是打造南昌教育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横向平台开放统一,纵向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割据、重复建设、体系混乱”瓶颈,减少重复投资,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各县(区)采取同构(异构)或映射模式,与市级云平台互连互通创建南昌教育应用“生态云”,树立“政府搭平台、企业建应用、学校用服务”的理念,兼顾区域整体教育理念和学校特色,学校及师生可以个性化地选择由应用商店提供的其它第三方应用,实现“统筹”与“个性”兼顾。三是建设南昌教育云服务闭环,提升平台支撑教育资源、应用及业务管理、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基础数据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南昌教育信息云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教育数据大整合行动

基本实现全市各类教育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行为数据归集到市级大数据中心,面向全市提供数据服务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南昌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分级建设市、县(区)教育基础数据库,打破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汇聚全市各类教育数据分层分级建立教育数据目录体系;二是出台全市教育数据管理办法和规范,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完善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和大数据的应用服务机制,明确数据资源采集、共享、授权、应用等各环节工作规程,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快数据共建共享三是开展深度数据挖掘和分析,发挥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事务处理、业务监管、评估评价、决策支持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组建数据管理与分析团队,建立教育大数据综合分析决策系统,围绕南昌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重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分析研究,有效辅助趋势研判、行政决策、应急管理等工作。四是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制定教育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规范,强化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编制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集成整合、数据交换等标准规范,为形成技术互通、严密保护、逐层开放的数据有序共享机制提供标准支撑。

(四)教学信息化资源大建设行动

构建教育信息化常态化应用机制。明确教育信息化“应用职责在学校”的原则,强化信息技术管理人员配备和保障,扫除应用障碍、激发应用热情、提升应用效益,切实做到“以用促建”。一是构建资源服务体系,依托国家和省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市、区(县)级优质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按照“平台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的原则,实现省市区(县)校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二是优化教学资源应用生态,逐步建立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教学信息化应用,实现教学信息化应用全覆盖。三是建立资源开发机制,按照“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原则政府购买公益性普惠资源,鼓励企业积极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四是完善资源应用机制“市级统筹设计重基础、市场突出重点强特色、县级保障服务促应用”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五)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行动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要求,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打造智慧校园示范校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一是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二是采用云服务模式实现信息化应用全覆盖。通过云平台实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是提升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与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四是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升校园管理效能与决策水平。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善市级中小学星级“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指南,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新模式,形成软硬件基础环境、数字教育资源、智慧应用和机制保障四个评价维度的智慧校园建设框架。到2020年,全市共完成50所星级“智慧校园”建设。

(六)信息化能力大提升行动

搭建南昌市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网上学院,充分利用互联网 培训方式开展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普及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师生信息化素养和能力。一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抓好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与信息化服务能力课程开发,重点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培训结合考核授予信息技术能力证书,并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评先评优工作的重要参考;二是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创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课程,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设人工智能、STEAM教学、创客教育、编程教学等特色信息技术课程,组织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创新交流等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创新能力。

(七)教育管理信息化大提升行动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流程再造中的作用,聚焦困扰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管理模式创新全过程,坚持“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形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运维体系。一是实现教育管理精细化,着力推进数字化教育管理系统建设,市、县(区)建成并运行的管理系统不少于4个;二是推进管理标准规范化,建成覆盖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印发相应的管理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明确数据来源,推进教育数据治理。三是完善教育管理流程化。构建协同化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监测评估数字化、公共服务个性化。

(八)教育服务大优化行动

构建教育服务云平台。充分发挥云平台服务作用,整合面向家长及学生服务公共服务内容、数据和流程,提升服务工作的便捷化程度,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建成覆盖全市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推进电子政务服务。打通政务服务内外流程,内部提供管理、审批、分析功能,外部提供各类网络在线服务,逐步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移动办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和公众提供一站式教育业务办理和信息查询窗口。推进家校互动服务。鼓励教师基于服务平台开展家校互动、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鼓励家长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互动。

(九)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大推广行动

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手段走进课堂,推动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等新教育模式中的应用一是推进RFID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全覆盖,构建全市中小学智慧图书馆云平台和门户网站,整体提升南昌市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基本建成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推进VR实验室建设,建设虚拟现实资源云平台,开展虚拟现实课程资源建设,推进虚拟现实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启动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虚拟现实教学应用大赛,提升职业学校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水平;三是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出台全市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标准,开展推进智慧课堂试点,构建全市统一的智慧课堂云管理平台和慧课堂门户网站,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应用大赛,提升全市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四是推进创客空间建设出台全市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标准及应用指南,开展推进创客教育试点,构建全市统一的创客教育云管理平台和创客教育门户网站,开展创客教学大赛,提升全市教师创教学应用水平。推进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建设,建立基于网上观摩、研讨和课堂教学评价的云录播平台,充分利用平台课堂分析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十)网络安全大建设行动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面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技术防护,增强应急处置和灾难恢复能力,有效防范和抵御网络安全风险。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安全环境。围绕提升意识水平、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技术支撑、深化日常管理四个重点,以网络态势可感知、网络攻击可预判、网络事件可管控为目标,确保系统与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努力营造安全可靠的教育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主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安全到人、责任到岗,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形成职能部门统筹归口管理、技术支撑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队伍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技术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数应满足实际需要,并不断提高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一批业务骨干,带动信息化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各县(区)可结合实际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咨询指导作用。

(三)经费保障

加大信息化经费投入。各县(区)要加强信息化经费统筹归口管理,优化经费结构,避免"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对信息化运维经费给予足额保障;鼓励各教育单位使用市级(区级)公共服务及购买社会服务,避免重复建设;支持各县(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教与学创新应用;加强对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绩效考核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各县(区)要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确保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提升应用绩效;市教育将通过综合师生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系统使用情况监测等不同方式,适时开展信息化应用评估,保障南昌教育信息化有序发展。

扫码浏览